四川省乐山市纪委监委把纠治公款旅行问题作为履行中心八项规则精力的重要内容,安排纪检督查干部深化展开监督查看,着力发现公款旅行问题。图为近来该市纪检督查干部在峨眉山景区某酒店了解相关状况。闵三 摄
特邀嘉宾
李涛 辽宁省大连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
汤军 江苏省南通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郭飞 四川省金堂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二十届中心纪委四次全会要求,聚集违规建造、豪华装饰楼堂馆所,以调研调查、教育训练、党建活动名义公款旅行等迎风违纪问题,强化监督、专项办理,推进过紧日子成为党政机关常态。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不能乱用。新时代以来,党中心紧盯公款旅行问题继续深化整治,取得了哪些成效?当时,面上的公款旅行得到有用遏止,但“借壳”“变装”的公款旅行却时有发生,有哪些体现?公款旅行违背哪些纪法规则,应承当哪些纪法职责?怎么及时发现并严厉查处隐形变异的公款旅行问题?咱们特邀纪检督查干部进行沟通。
新时代以来,党中心紧盯公款旅行问题继续深化整治,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涛: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四风’是违背咱们党的性质和主旨的,是当时大众疾恶如仇、反映最激烈的问题”,“‘四风’的结果,便是糟蹋了有限资源,延误了各项作业,疏远了人民大众,损坏了党风政风,最终会严峻危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峻危害党的执政根底和执政位置”。
公款旅行,是“四风”重要体现之一,其危害性不容小觑。一是糟蹋糟蹋公款,将本应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的资金,糟蹋在与公事无关的旅行活动上,既影响资金分配和有用运用,危害广阔大众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也简单繁殖损公肥私、公私不分等违纪违法问题。二是滋长吃苦奢侈之风,公款旅行行为不只与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要求各走各路,并且是特权思维分配下的典型行为,损坏党风政风,损坏党群干群联系,危害党和政府公信力。三是影响作业质效,参与公款旅行的党员干部将时间精力花费在非公共事务上,危害了公事活动的严厉性,还或许贻误作业、影响功率,这种行为还会形成不良影响,损坏作业次序和干事气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心把纠治公款旅行作为履行中心八项规则精力的重要内容,多管齐下狠刹歪风邪气。本年,在全党展开深化遵循中心八项规则精力学习教育,把公款旅行列入需求查摆的要点问题。一系列行动,便是在向全党全国人民宣示,风格建造永远在路上,关于任何损坏党的优良风格的问题,都将毫不手软、一抓到底;关于任何影响党的健康肌体的“不正之风”,都将严字当头、常抓不懈。其意图,便是推进党的风格继续向好,不断亲近党同人民大众的血肉联络,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进步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以风格建造新成效继续加固中心八项规则堤堰,为党中心各项决议计划布置落到实处供给刚强风格保证。
汤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心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以拟定履行中心八项规则局面破题,以完全的自我革命精力纠治“四风”问题,扫荡歪风、兴利除弊,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会风气继续好转,作为违背中心八项规则精力典型问题之一的公款旅行得到有用遏止。
从全国层面看,严的信号继续开释。各地对公款旅行问题露头就打,严查严处、谨防严纠。针对隐形变异问题,以愈加精准的手法纠治,发现和查处问题的才干不断进步,使少量胆大妄为者知止收敛。准则堤堰不断夯实,针对发现的新问题,健全完善了内控办理、出国(境)批阅和挂号存案等操作性更强的准则,精准堵漏、织密笼子,严控公款旅行“财路”,紧缩权利固执空间,直接运用公款报销个人或团体旅行费用等“显性问题”无处遁形。社会风气得到继续净化,在抓常抓细上继续发力,推进管出习气、化风成俗,带来价值观念和思维认识的重塑,党员干部“红线”认识不断增强,清风正气不断充盈。
从当地办理层面看,公事活动愈加标准。经过加强对参学参会人员教育监督办理,严厉行程批阅程序,加大整治力度,公款旅行问题得到有力遏止。干部思维认识逐渐规则,广阔干部遍及感受到,与其在公款旅行上耍小聪明、动歪脑筋,又忧虑被查处,倒不如规规则矩,公事出差、外出学习真实做到了为作业所需。企业和底层担负显着减轻,企业和底层反映,在继续正风肃纪高压态势下,尤其是跟着风腐同查同治的深化推进,曩昔单个领导干部经过寻觅与自己了解、有事务来往的企业或个人,或许与行使职权有联系的下属单位转嫁玩耍费用的“公权游”行为显着削减。
当时,面上的公款旅行得到有用遏止,但“借壳”“变装”的公款旅行时有发生,有哪些体现?花样翻新、时有发生的原因安在?
郭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心高度重视风格建造,跟着锲而不舍履行中心八项规则精力、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明火执仗的公款旅行得到有用遏止,但仍有单个党员干部钻空子、搞变通,一些名不虚传、“借壳”“变装”的公款旅行问题仍时有发生。
从近些年各地查处和通报的典型事例来看,隐形变异公款旅行的体现形式首要有巧立名字“借壳游”、更改行程“绕道游”、添加人数“搭车游”、偷梁换柱“公权游”、你来我往“沟通游”等。比方,有的借学习训练、党建活动、招商参展等为名,走进景区变相公款旅行;有的声东击西打掩护,经过提前到、推延回的方法,延伸不必要的公事行程,乃至假造活动计划来“游山玩水”;有的贪占公家廉价“夹藏私货”,携亲属、朋友一道出行或途中“偶遇”,并用公款报销别人旅行费用;有的想方设法在“公权”上做文章,“私家定制”行程计划,并由下属单位等付出买单,或借参与下属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安排的调查活动之机旅行,妄图躲避监督监管;有的精心假装搞福利沟通,看似你来我往相互“学习沟通”“调查调研”,实则把到景区旅行作为“主场”,并经过“招待公函”以招待费等名字变相报销。
公款旅行花样翻新、时有发生,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公私边界含糊,纪律规则认识淡漠。公款旅行不管以何种理由,不管穿上怎样的“马甲”,都难掩其糟蹋公款、糜烂糟蹋的实质,改动不了以权谋私、违规违纪的实质,有必要紧盯不放、寸步不让、露头就打,依规依纪依法从严处置。
汤军:风格建造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公款旅行问题虽得到有用遏止,但仍有部分党员干部“玩心不改”,转而经过更为荫蔽的“借壳”“变装”手法躲避监管,衍生出形式多样的隐形变异形状。究其原因:
一是存在含糊认识。少量党员干部借公事之机“蹭游”,以为顺路旅行、拐道赏景不算违规,乃至把“自己出钱购买景区门票”等当作盾牌。这种打“擦边球”的做法,实则是纪律观念淡漠、规则认识含糊的体现,心里没有真实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
二是特权思维作怪。少量党员干部奉行自己不花钱旅行才是“硬道理”,有的费尽心机揩公家油,有的打起了办理和服务目标的主见,以为不花钱“潇洒走一回”才干显示个人权利位置,此类“公权游”实质是特权思维作怪,隐藏由风及腐、风腐交错的危险,也严峻损坏党风政风、影响党员队伍形象。
三是准则履行不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对立糟蹋法令》《中心和国家机关差旅费办理办法》等一同意则出台,但从监督执纪的实践状况来看,仍存在准则履行把关不严,配套履行准则不健全等问题,让违纪者有“偏门”“暗门”可走,导致虚列开销套取资金旅行、违规报销旅行费用、名为调研实为玩耍等违规违纪问题时有发生。
四是职责履行不力。单个单位党安排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职责不力,疏于日常教育办理监督,对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失算失管,为披“隐身衣”、穿“马甲”等妄图躲避安排监督者供给了待机而动,更有把外出学习训练、调查调研异化为休闲放松的“隐性福利”,课程安排随意、实效性不强,听任舍近求远到旅行区“变相游”。
公款旅行违背哪些纪法规则,应承当哪些纪法职责?怎么及时发现并严厉查处隐形变异的公款旅行问题?
汤军:违规公款旅行行为根据体现类型、开销方法、情节轻重、职责巨细等要素不同,或许面对不同的纪法职责。
有以下几类景象的,系违背中心八项规则精力问题:一是直接安排、参与公款旅行;二是借公事差旅之机或许以公事差旅为名变相旅行,包含以学习训练、调查调研、员工调理等为名变相公款旅行;三是私行改动公事活动的道路,借机旅行;四是参与所办理企业、下属单位安排的调查活动,借机旅行;五是以调查、学习、训练、研讨、招商、参展等名义变相用公款出国(境)旅行。以上景象情节较轻的,关于直接职责者和领导职责者,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置法令》(以下简称《法令》)榜首百一十五条规则给予处置。关于一般参与者,能够结合实践状况适用榜首种形状批判教育和处理。
关于承受下属单位或有事务来往的单位安排的公款旅行,假如片面上不明知是公款付出,结合次数、费用、形成影响等要素概括考虑,情节较重的,则违背了《法令》榜首百零一条规则,系承受或许影响公平履行公事的旅行安排;假如片面上明知是公款旅行,则一同违背榜首百零一条和榜首百一十五条规则,根据处置较重的条款定性处理。
公款旅行也或许违背作业纪律:一是以不正当方法追求自己或许别人用公款出国(境)旅行,如以虚报出国(境)公事等方法骗得出国(境)同意,或将一个团组拆分为若干团组等违背因公出国(境)审阅批阅办理规则,或安排与出国(境)公事无关人员出国(境)等,则违背了《法令》榜首百四十六条规则。二是假如暂时出国(境)团(组)或许人员中的党员,私行延伸在国(境)外期限或许私行改变道路公款旅行的,直接职责者和领导职责者则违背了《法令》榜首百四十七条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置法》对公职人员公款旅行行为也做出了处置规则,第三十四条规则了对承受、供给或许影响公平行使公权利的旅行等活动安排的处置,第三十五条清晰了对违背规则公款消费行为的处置。此外,公款旅行还或许冒犯刑法,假如运用职务便当假借学习调查等名义套取公款用于个人旅行或挪用公款用于个人旅行,到达刑法规则入罪标准的,则或许涉嫌贪污罪或挪用公款罪等职务犯罪。
李涛:在高压震撼之下,明火执仗的公款旅行行为大幅削减,但仍有少量人在侥幸心理唆使下,以查看、招商引资、学习训练、调查调研等为名搞变相公款旅行,企图欲盖弥彰,增大了发现和查处问题的难度。为了应对隐形变异新状况,需求各级纪检督查机关立异方法方法,在进步监督核对的精度、深度上下更大功夫。
一是有用运用“大数据”精准排查。能够经过相关信息途径,对差旅费报销、公车运用等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确定可疑收据、用车记载等,助力发现违规违纪问题。经过调取财务“三公”经费、税务部分发票、出差批阅手续等数据,树立模型进行信息比对,着力发现在出差、调查、训练、研讨等活动中违规运用财务资金、违规报销费用、违规批阅等问题。
二是整合监督力气会集排查。不定期展开针对以学习训练、调查调研、员工调理等为名进行变相公款旅行问题的专项查看。经过“室组地”联动、片区协作,对相关区域及单位的“三公”经费运用状况进行穿插查看,要点查看差旅费报销台账、公事差旅批阅手续等。会同安排、财务、机关事务办理等部分,紧盯文件根据、作业计划、实践道路、报销收据、监管职责履行等展开联合查看,着力发现公款旅行问题。
三是加强日常监督常态排查。拓展监督途径,要点重视媒体曝光、大众反映、信访告发等状况,及时发现公款旅行问题头绪。发挥派驻组织“探头”效果,对驻在单位的调研、调查、训练等作业,加强监督提示。加大头绪筛查和案子查处力度,聚集公款旅行隐形变异新体现,在监督执纪过程中做到精准辨认、风腐同查同治,加大通报曝光力度,继续开释严的信号。
关于变相公款旅行,怎样深化源头办理,推进纠治常态长效?
李涛:纪检督查机关有必要坚持严的基调,对公款旅行行为“零忍受”,完全消除少量党员干部以公事之名行旅行之实的侥幸心理。
一是捉住主体职责的“牛鼻子”。推进各级党安排实在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职责,把履行中心八项规则及其实施细则精力融入日常、抓在常常。要结实树立过紧日子思维,对公事差旅计划坚持严厉批阅、精准操控,对发现的预兆性问题及时核实、有用纠正。要加强对本区域、本单位、本体系党员干部,特别是“要害少量”的教育办理和监督,催促各级领导干部强化职责认识,坚决摒弃吃苦主义、特权思维,当好风格建造的引领者、保护者、饯别者。
二是擦亮监督执纪的“探照灯”。深化推进纪律监督、督查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统筹联接,有用发挥审计监督、财会监督、大众监督、舆论监督效果,让公款旅行问题无处藏身。坚持寸步不让、一抓到底的高压态势,对迎风违纪行为依规依纪依法严厉处置、有力震撼。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既“由风查腐”循线深挖,揭开隐藏在风格外衣下的糜烂问题,切断不正之风背面的“联系网”“利益链”,又“以腐看风”双向打破,对糜烂问题背面的公款旅行等吃苦奢侈之风细纠严惩,完成风腐同查同治全流程标准、全链条联接。
三是筑牢源头办理的“防火墙”。加强纪律建造,以深化遵循中心八项规则精力学习教育为要害,经过警示教育、专题讲座等方法,催促广阔党员干部时间绷紧纪律规则之弦,从思维上拨乱反正,从行动上躬身饯别,以过硬风格保护良好形象。推进发案区域及单位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全面检视排查准则建造和履行中的短板弱项,环绕训练办理、财务报销等要害环节阻塞危险缝隙、健全准则机制。推进各级各单位展开风格建造准则“回头看”,强化准则联动集成、协同和谐,对准则履行不力的,严厉追质问责。
郭飞:纪检督查机关有必要坚持问题导向,对公款旅行问题露头就打,继续纠歪风树新风,让清风正气不断充盈。
一是坚持严字当头,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职责。纠治公款旅行问题,要从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严起,抓好“要害少量”。要牢牢扭住管党治党政治职责这个“牛鼻子”,逐级推进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职责、“一把手”榜首职责人职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职能部分监管职责,谨防严纠公款旅行问题。要继续健全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配套准则,催促各级领导干部深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风格建造的重要论说和中心八项规则及其实施细则精力,带头履行风格建造各项规则,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办理监督,对公款旅行问题敢抓敢管,对本区域、本单位各类公事活动严厉审阅把关,及时发现和纠正公款旅行的预兆性、倾向性问题,坚决遏止公款旅行问题繁殖延伸。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治铲除顽瘴痼疾。实时总结公款旅行问题特色规则,从详细人、详细事着手,加强研究剖析、及时概括总结,精准掌握公款旅行风腐一体的阶段性特征,既盯住老问题、常见问题,谨防反弹回潮,又亲近重视新体现、新变种,谨防潜滋暗长,健全“日常监督+专项监督+节点监督”的常态监督机制,着力撕下公款旅行“隐身衣”。要拓展监督途径,充分运用大众监督、媒体监督、大数据监督等各项监督手法,加强与财务、审计、文旅等部分的贯穿协作,不断织密监督网络,深化查找隐形变异的公款旅行问题,对迎风违纪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同、查处一同,强化警示震撼。
三是坚持源头办理,推进健全长效长治机制。公款旅行之所以时有发生,首要在于少量党员干部侥幸心理作怪、纪法认识淡漠。要加强党员干部思维教育,稳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效果,以展开深化遵循中心八项规则精力学习教育为要害,深化查摆问题,树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要深化体系办理,把“以制促治”的理念贯穿案子查处、警示教育、整改整治各个环节,催促各级各单位阻塞缝隙、深化改革,健全履行公事外出、训练调查批阅、经费核销等准则机制,从源头遏止公款旅行问题。(本报记者 刘一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