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 本来太原竟然有这么多奇迹 你知道哪些

liukang20241天前吃瓜始末1165
上世纪三十年代,梁思成林徽因配偶带着骑兵走遍山西,开掘、记载、保存、整理了许多古修建材料。五台山佛光寺、应县木塔、大同华严寺、云冈石窟、洪洞广胜寺……历尽烽火的山西保存了上百处令人拍案叫绝的修建奇迹,而期间大都是依托释教、道教的力气而营建为艺术的经典。
释教自传入我国,山西就占首善之地。山西因其山雄岭峻关口险峻,而无缺保存了许多释教遗存,有修建、岩画、造像等多种形式的文物,有从隋唐到清末民国各个朝代的典型著作。盘点山西,北有云冈石窟大同华严,南有永乐岩画广胜飞虹,东有五台道场,西有碛口古建群……可是咱们仍是决议从太原动身,这个清单会很长很长……
一、登高怀古|永祚寺
从前史、修建、甚至单从高度自身,永祚寺都是当之无愧的太原地标。在太原市市徽上,永祚寺的双塔便是最中心的中心元素,代表了太原的优异前史,一起充当着「并」字(太原为古并州)的两点儿。
古人工塔,佛家有佛家的考究,儒家有儒家的规则,不过笔者暗认为这些教义意图背面,必定都藏着一层登高凭栏揽胜的心,自从明代双塔完工,登临塔顶俯视三晋大地的文士就川流不息,在永祚寺留下碑文、词章、传说的更是不计其数……最出名的莫过于「我来欲把星斗摘,到此方觉国际宽」。
永祚寺双塔因地取势,反传统地「坐南朝北」,背靠太行面对汾河,晋中千里沃野,晋阳古城胜景,纳于眼底,的确是俯视怀古的最佳方位。
双塔均高 54 米,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空心砖塔,不过并非一起营建。坐落东南侧的文峰塔先建于明万历中(万历二十七年,公元 1599),自从北宋初为逐北汉而水湮晋阳,整个太原区域人才凋谢,文风低迷。
至明代,饱学之士据风水考证,认为太原地形东南偏低,是以「文明不开,风俗挚悍」,需在东南位造塔来改动这个地形缺点。为「开山川形胜、创文运昌盛」,翰林学士傅霖(太原名士傅山之祖父)带头捐款,建成了文峰塔和永明寺(永祚寺前身)。
这以后不久(万历三十八年),终身崇尚佛法的宣文皇太后——万历皇帝的母亲,出资延请万历四高僧之妙峰大师掌管扩建永祚寺,妙峰大师不光精研佛法,仍是其时出名的营建专家,在扩建中发现文峰塔地基向西北歪斜,便主张另建一新塔于西北方位,便构成了现在一儒一佛「双塔凌霄」的胜景。
砖塔塔心中空,沿砖石台阶能够登顶(现在仅宣文塔敞开登顶),从塔底内部俯视塔砖结构,整齐谨慎的砖石能治好不少强迫症患者。每层塔身都有开窗,便利近间隔打量仿木构的斗拱、垂檐、枋椽等装修细节。
1948年的永祚寺
双塔从明代建成,历经朝代更迭和烽火洗礼,抗战时期还被作为阎氏军阀的军事要塞,却能无缺保存至今,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甚至连明代所种下的名品牡丹也经久不衰,每年二月双塔下盘绕盛放,也是太原城出名的胜景。
除了超卓备至的砖塔修建,永祚寺另一典藏——碑文,也值得停步细细赏玩。寺内藏有各前史时期碑文两百余件,苏东坡醉笔石刻《赤壁怀古》(原件摹刻)、清代书家祁隽藻的「子史萃言」、明代石刻珍品《宝贤堂集古法帖》均藏于此。
地址:太原市东南郝庄村
抵达方法:乘坐820路至双塔寺站
门票:20元
二、巷内藏珍|崇善寺
崇善寺在太原市中心狄梁公街,街巷不宽门庭不广,占地面积和规划都不如南临的府城文庙和风俗博物馆,面貌低沉之极,故事、八卦和藏在期间的珍品却非常惊人,称得上是太原市内性价比最高的寺庙(免费观赏)。
其一,身份之繁
崇善寺姓名许多:唐时称号白马寺,又改做延寿寺,明代改为崇善寺,后有称宗善寺……最早追溯到隋炀帝巡幸三晋,便在此设行宫;又传说武则天年少时曾在此落发,故有山门匾额「宗唐遗址」四字执行;的确的记载是明洪武初,晋王朱棡(朱元璋的第三个儿子)为了留念生母马皇后,请建崇善寺——这是一座朱明王朝的皇家祖庙,初建之规划惊人,标准彻底依照宫殿修建格式来营建。
从寺存的明原件《崇善寺修建全图》中能够见到,崇善寺以中轴排主殿,东西对称设配殿的格式,彻底和北京故宫一起。惋惜主体修建毁于清同治年的火灾,现仅存山门、钟鼓楼、大悲殿——所幸者保存的非常无缺,足以一睹明建构原貌及风貌。
从地图上能够看出,南侧的文庙等地本来也在崇善寺的范围内——张之洞巡抚山西时,将火灾后的崇善寺南部废墟建成了文庙,建国后又增减了山西风俗博物馆,所以现在崇善寺剩余的主题部分精华就只要大悲殿了。
其二,慈善之美,雕塑之古
崇善寺大悲殿,面宽九间,高三十余米,单一殿堂占地达 900 平方米,其架构之阔朗,保存之无缺,修建之精巧,为山西区域最经典的明代官样修建实例,更何况其间所藏,可谓无价之宝。
大悲殿正面须弥座上,三尊泥塑贴金观音立像,均为明洪武年原作。居中者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菩萨,左为千轮千华普贤菩萨,右为千手千佛文殊菩萨。
明代雕塑的菩萨面相严肃温雅,姿势中正端方,偏搭配了轻飘的衣带,和琳琅满意图千手、千佛、千眼、许多法器,静态的塑像糅合了活动之美。
千手观音的雕塑体裁不算稀有,可是三尊繁复而不失明媚、古雅且保存无缺、风格各自不同的观音像会集在一个大殿内,却是国内仅见。哪怕只看菩萨手形的改变,也令人惊叹不已,靠近看细节——文殊菩萨千手中各绘一释迦摩尼佛,每一尊掌中释迦都端倪明晰,精彩细腻。
其三,藏品之珍
大悲殿两边几十只藏经柜,保存了我国木刻史上的前期珍本——距今已上千年的皇家刻经北宋《崇宁万寿藏》和南宋《碛砂藏》,以及元代民间刻本《普宁藏》,这些经藏刻本因其年久,版别存在价值现已超过了内容自身。
此外,寺内还存有两套明代岩画临摹本,《释迦世尊应化示迹图》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阅历五百余年而艳丽如初。
地址:太原市迎泽区狄梁公街崇善寺9号
门票:免费敞开
三、藏珑纳珍看文庙
崇善寺南侧,紧挨着崇善寺院墙,便是太原文庙。
短短一条狄梁公街两百余米长,一代名相守着一寺一文庙,一佛一儒,街两边绿荫攘攘,很显灵气。——在山西,特别在太原,有几位名人是不管如何都绕不过的,比方狄仁杰,比方傅山,许多奇迹轶事都围绕着这些出名的姓名打开。
如前所述,崇善寺清末遭火灾,又经张之洞将南部废墟改建成文庙,院子共三进,部分使用了前崇善寺残存的零散修建,全体规划严肃高雅、规划恢宏,也的确起到了安慰其时太原文士的效果。
文庙现存的照壁、井亭、檽星门、大成门、大成殿都是保存无缺的清朝修建。九十年代末被辟为山西省风俗博物馆,使用东西殿和大成殿频频举行主题展览,并收集、保藏了海量山西文物,特别以石刻文物为著。
风俗博物馆常设有千秋孔子展、清末民国服饰精品展、文物陈设和古建模型展等。
除了常设展,馆内所保藏海量文物都陈设——甚至能够说是「堆积」在院内四下。随处可见的石碑、匾额、佛像、经幢、书法碑文、铜铁狮子和各种修建构件、石刻残片……几乎令人眼花缭乱,其间杂有清代的兰亭修褉碑、朱熹楷书、岳飞草书等等。
许多文物还未及标示和介绍,像是一个藏宝库房,等着你自己去开掘。
文庙(暨山西省风俗博物馆)
地址:太原市迎泽区文庙巷40号
敞开时刻:每月第三个星期三免费敞开
门票:30元
四、并州榜首道观纯阳宫
太原中心地标——五一广场的西侧,有一处细长区域,前后五进院子,集古刹园林于一体,是供奉吕洞宾的并州榜首道观纯阳宫。
太原纯阳宫始建于元代,扩建于明万历和清乾隆年间,留存历代修建和文物精品上千件,被辟为山西省艺术博物馆后,又常设东汉画像砖、北朝佛像碑文、明清佛塑、清代搪瓷彩、唐卡等专题展览。
纯阳宫修建之绝,在吕祖殿和八卦院。吕祖殿作为主殿,方正阔朗,飞檐俊彦又不失精巧。而在吕祖殿后,有一组依八卦方位和道家思维而建的院子,是整个纯阳宫的精华一笔。
纯阳宫内收藏最宝贵的是各时期石刻造像和石碑(以墓志铭为主),其间包含被列入制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涅槃变相碑」和唐开元常阳天尊像。
收藏最多的是北朝时期的佛造像,其风格显着,线条美丽而不失大气粗暴,既有北方外来民族的野性,又忠实地记载了他们对汉族文明的接收和融入,能够说是盛唐佛造像艺术的序幕。纯阳宫所藏北朝石刻精巧细腻,不亚于山西省博物馆的释教专题展厅,北朝前史爱好者千万不能错失。
此外收藏展出的山西文物精粹,还触及陶瓷、铜器、漆器、搪瓷、玉石竹木牙雕、书画、刺绣等等。
纯阳宫(暨山西省艺术博物馆)
地址:太原市起凤街1号,五一广场侧
门票:免费
五、访旧问古白云寺
太原城南红土沟,紧邻着一条快速公路,穿桥洞下坡,门楣并不很宏伟的一座寺庙,是名列太原十方森林之首的白云寺,又称南十方院。
白云寺的姓名,要追溯到「虽万千人吾往矣,心安便是归处」的唐相狄仁杰。这位赫赫威名的宰相正是太原人,归故探亲适逢盛夏,居然有一片白云跟从专为他遮阳。
白云随宰相一路行至红土沟而停驻,恰狄仁杰的母亲拜观音而起沉疴,大病得愈,狄仁杰便在白云停驻的当地建观音堂为母还愿。白云寺自建成,借名相之威,一向是太原地界香火最盛的古刹之一。
白云寺依托红土沟的地形坐北向南,坡上直接凿磴道,前后三进院子,从初唐至今历经战乱破落,也曾几度重修中兴。现存大部分修建是由李自成的军医——天泽和尚重建于清康熙年间(1663年),殿内还珍存了部分明代造像和经文。由太原名士傅山先生撰文并手书的《天泽和尚碑》便在此创造,现原件藏于五一广场纯阳宫。
白云寺原存历代木雕泥塑,还有许多从北十方院移来的造像,惋惜在抗战和十年动乱中尽数被毁,只留下一尊奇迹般无缺的韦陀像,站立在弥勒像背面,着盔甲执金刚杵,凛冽威风,绘声绘色。
寺内植被保存极好,古树苍郁,环境幽静,合适深度旅行者怀古寻访。若赶上重要节日或佛诞,太本来地居民来此玩耍和参拜的热烈,也是风俗一景。
何为十方森林?十方在梵学中指十个方位,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森林是寺院的代称。「十方森林」是相对于「后代森林」的两类不同寺院,后者由住持传承给弟子似乎「世袭」,前者则约请各地名宿住持。
太原原有一座相同规划盛况的北十方院(原千寿寺)与之相对于城北,惋惜毁于大炼钢铁,也有东十方院(今大东关街 35 号宝林寺)和西十方院(今西铭路 77 号广仁寺)。
地址:太原市东南红土沟
抵达方法:23、619、805、808等五一机器厂站,向东桥洞下
门票:免费观赏
六、土丘成佛净因寺
净因寺比白云寺还要更远着些,在太原西北土堂村的汾水河滨,依山而建。现考证净因寺始建于北齐,辽金时期几经扩建,明代又重修,寺内所藏「晋阳榜首土佛」为金泰和五年(公元 1205 年)的造像著作。而这尊高约十米的土雕佛像,正是净因寺的由来,竟要追溯到汉朝释教初传之时。
传说汉末土堂村这座土山忽然崩坏,陷落成洞,洞内十丈高的土丘形似佛陀,这山崩佛现的奇迹被认为是释教净土的缘由。当地乡民自发集资在此建寺,并将土丘雕琢成大佛。所以寺内主殿大佛阁便是倚靠在山崖上的重檐歇山式楼阁,阁内供奉土堂大佛,整个大佛阁其实便是山体中空的一个土洞。
土堂大佛造型严肃饱满,既有宋代笔法的气势正经,又带着塞外风格的明快流通的线条感,高额丰准,神态安祥,的确是可贵的精品。寺内另藏有多尊明清造像,也是精巧之作。
净因寺内古柏参天,交荫成蔽日之势,又东临汾水,是夏天消暑的好去向。三进院内有两株古柏,形如蟠龙飞凤,古称「土堂怪柏」,名列晋阳八景。
大雄宝殿和罗汉殿等修建都保存了清代甚至部分明代的木构和雕琢,细节和架构都值得赏玩。净因寺还曾是太原名士傅山先生隐居、修行、著书和行医的故地。
地址:太原市西北20公里土堂村
抵达方法:成功桥东乘公交15路或835路到中北大学站再步行可达
敞开时刻:9:00-18:00
门票:8元
七、冷门之至的太原皇庙
逛算了紧邻的崇善寺和文庙(山西省风俗博物馆),沿着狄梁公街北端的上马街往西走 200 米,有一条南北向的也不过 200 来米长的窄巷叫「皇庙东巷」——也只要地名真实地记载了这儿从前的光辉。
若是拿「皇庙」去问年青的太原人只怕会问出好多个茫然的问号脸,「太原又没做过(全国性的)首都,哪里来的皇家寺庙啊?」
事实上,太原皇庙至少已有 600 余年的前史,是明清两代皇族祭祀庆典的场所。
明史记载朱元璋的第三个儿子朱棡被封晋王,1378 年移藩太原,晋王府就设在此地以北1公里的今精营街。朱棡素以笃孝出名,崇善寺便是他为留念母亲马皇后所建,以明代礼制,另在亲王府东南建祖庙以祭祖和祭天。依照这个时刻计算,太原皇庙要比北京太庙更早数十年建成。
清朝也连续了这一礼俗,在皇庙中供奉族先和功臣,并四季应时祭祀。太原皇庙所保存的布局和木构,虽经明清屡次补葺,却仍然有显着的明代建制特色,现存黄琉璃瓦顶和五爪龙饰证明这儿是榜首流其他皇家寺庙,这个建制在太原甚至山西仅此一例罢了。
自 2003 年起,有关部门对太原皇庙做了屡次修正,初见成效。现在可见贴饰黄色琉璃瓦的歇山修建、宫门、照壁等三大殿和外墙。整个太原皇庙修正区占地一万余平,足见皇家寺院的规划和气度。现在未拦设景点,可直接观赏,小规划的修建修正还在持续。
地址:太原市迎泽区皇庙东巷,北以上马街为界、南以万寿宫巷为界的街区
八、忠义传奇的大关帝庙
武圣关羽是山西运城人,山西遍地供奉不计其数,太原一地就有好几座各个时期的关帝庙,「大关帝庙」当之无愧,是太原市现存关帝庙中最大的一座。
大关帝庙的营建少追溯到北宋,现在所存留的是金元时期基址上的明清两代古建,几经烽火也几经修正,特别在抗金、抗元、和明清的当地战役中,每次战事往后都很快被修正,可见人们对关公武德的崇拜和敬仰。
大关帝庙的山门、崇宁殿、钟楼、鼓楼、后殿的修建形状都坚持了明代特色,线条流通,琉璃瓦艳丽明快,雕琢美丽细腻,岩画彩绘保存颇丰。山门两边正整面墙的「忠」、「义」二字,是不同前史时期的人们对关公文明精力的一起了解。
《阳曲县志》所记一则,北宋初水淹晋阳灭北汉之后,大将潘美受命新建太原城,造城墙时在城西遇阻,城墙屡建屡坍……之后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传说城墙屡建不成,边塞安危险定,忽见关羽骑赤兔马在上空显灵,赤兔马循城西盘绕一圈,关羽令潘美循马迹筑墙,纷歧日公然墙铸成再未崩塌。太原新城竣工后,为感念关羽显圣,便在城西造此大关帝庙,千百年来香火连绵。
这个故事在太原城撒播甚广,必定程度上也维护了大关帝庙常修常存。
地址:太原市庙前街 36 号
九、唐风流韵多福寺
太原市区西北角,崛围山巅有一座尚风气水的寺庙,始建于唐德宗时期(公元 786 年)。从市区驱车需一个小时左右,途径弯曲山路,景色绝佳。
秋登崛围山赏红叶是太原风俗,傅山先生曾画《崛围红叶图》,便是在多福寺隐居读书时所作。
唐末五代动乱时期,听说此地有高僧大德掌管,护一方清修,也接收了不少颠沛流离的大众。后唐庄宗李存勖割据时,也曾到屡次到多福寺礼佛参拜,故多福寺佛事鼎盛,从唐代到明清从未连续。
明代重建后曾成为历任晋王的礼佛场所,所以被修建得恢宏大气,虽处深山却阔朗舒展。大雄宝殿上的孔雀琉璃瓦和殿内佛像菩萨像保存适当无缺,寺内保存了贴金彩绘的释教岩画上百平,均为明代原作,艺术价值和前史价值都很高。
寺前有七层砖塔,建于北宋,塔身有《崛围山多福寺重修浮屠碑记》,记载有高僧舍利于此,塔损于明末又重修,至今俨然于山巅,东向俯视太原城和汾河水,视角绝佳。
主殿后藏经洞东边有一座石头砌起的窑洞,洞券上书「红叶洞」,洞前石碑文「傅青主先生读书处」,便是傅山先生隐居之所。
地址:太原市尖草坪区马头乡庄头村
抵达方法:合适自驾,或市区公交到呼延村站再步行山路
门票:免费观赏,进山时需购崛围山景区门票20元
到太原,往往榜首必看绝不会错失的是晋祠。可就在晋祠的前后左右,围绕着一圈儿「很简略错失」的去向——太山龙泉寺、蒙山大佛、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石窟和古建的爱好者们,千万别错失。
十、唐朝宝函出太山
太山龙泉寺在晋祠以北的晋源区风峪沟,最早不是释教寺院 ,而是唐代的道教道场。毁于元代,至明初重建为梵宇,听说明初大旱时在此找到了水泉,故以龙泉名。这一佛道「两栖」的风水宝地,至今山门的柱梁上还能找见道家八卦的留痕。
龙泉寺名声大噪是在 2008 年,寺内一座原唐代佛塔的地宫内出土一具石函,内套鎏金木椁、鎏金铜椁、木胎银椁和金棺,总共五层。在最内层金棺上绑着丝结,推定是唐代原物,因极易损毁而没有拆开,经扫描推定棺内是佛骨舍利——这是山西仅有一处唐代舍利遗存。相同繁复精巧的多套宝函只在山西的法门寺和庆山寺两处。
风趣的是,发现唐代石函的地宫却出现唐代非常稀有而仅流行于宋代的六边形形制,而佛塔塔基邻近的石碑及铭文又是清代的留存——同一地址纷歧起期的文物,使得龙泉寺成为考古热门。
龙泉寺现存修建以明清两代的砖木结构为主,殿阁楼台都依山势而建,凹凸参差一层层铺展,也是一处登高赏景的好去向。
而沿寺前山道邃古路向西2公里,便是出名的「店头古堡」。店头古堡曾是晋阳古城的西面军事要塞,隋唐时期就在此建堡屯兵。自宋灭北汉,这儿才由军事基地演化成寓居的村落。
店头古堡现存 400 余间石窑洞,窑洞之间相互连通,现发掘清理出六条古地道,坚持着作为屯兵的军事基地的战略特征,如游迷宫。
地址:太原市晋源区风峪沟沙河北岸
抵达方法:合适自驾,或市区公交到风峪沟再步行爬山
十一、散落海外的天龙山石窟
就规划、年代、艺术价值而论,天龙山石窟是山西省内排名仅次于云冈石窟的第二大石窟,却一向名声不显。实在是被盗凿得太严峻,许多佛像——特别是佛头部分,丢失海外。
天龙山石窟在晋祠西面山中,始建于东魏,盛于北齐、隋唐,正是佛像鼎盛且造像技艺渐精深的黄金年代。作为北齐皇帝高欢的消暑夏宫,天龙山佛像不乏皇家著作,北齐高欢高洋、隋炀帝都在此开窟造像,所造的佛像天然是其时资源所能抵达最高水平。
天龙山现存洞窟 25 个,跨过东魏、北齐、隋、唐四个时期,以唐代开凿窟最多(15个),不光技艺精深并且规划也很可观。唐代洞窟的代表作第 9 窟「漫山阁」分上下两层,8 米高的弥勒坐像和 6 米高的十一面观音像,不管造型、姿势、服饰、结构都臻于化景,艺术水准远高于一起代其他石窟著作。
天龙山石窟是一部跨过数百年的生动的造像演化史,能明晰地看到各个前史时期的共同风格和改变开展,从东魏「秀骨清像」的简练质朴,到北齐的正经厚重,再看隋唐的丰美高雅,老练舒展,浊世的悲天悯人和盛世的繁花似锦,全刻在石头里。
天龙山石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阅历浩劫,大都佛像被部分或整个切开转运到海外,现在有 150 余件天龙山石雕造像和部件散落在全球各博物馆和私家藏家手中。
近二十年来,相关学者经过扫描和数字化恢复技能,同各地博物馆和藏家联络,用精准扫描和3D打印技能恢复天龙山石窟中的精品,据悉该展览将于 2018 年末在太原开幕并全国巡展。
地址: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景区内
抵达方法:合适自驾,或从太原市区乘公交到晋祠再包车上山(约15公里盘山公路)
十二、龙山道教石窟
由晋祠往北三公里,在太原城市学院晋祠校区侧有一条公路向西行一公里,为龙山。坐落在龙山东峰峰顶,龙山石窟是我国现在现存规划最大的道教石窟。
龙山石窟由全真教道士宋德芳掌管开凿于元朝初年,规划不大,胜在简而精。
窟群共有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三大法师龛、七真龛等 8 个洞窟,存石雕像 40 余尊。雕像内容包括丰厚,既有三清老祖等一序列的道家神仙,又有专门刻画了全真创始人王重阳的真人形象。七真龛内以群雕描绘了道教全真七子论道的实景,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都毋庸置疑。卧如龛中的披云子宋德芳卧像、三大法师龛内的道教鼻祖张天师(张道陵)像也相同精深且写实。卧如龛龛顶雕有四龙回旋扭转,据考证是全真龙门派修道用气的「玉龙盘体法」,因而龙山石窟被誉为道教前史研究的博物馆。
和云冈、龙门、天龙山等释教石窟不同——释教对佛和菩萨的造像描绘世俗化程度很高,菩萨所着的天衣、金刚力士的盔甲都是将其年代宫殿和武将服饰做宗教化处理,雕琢精巧细腻,力求写实。而道教造像的风格则偏朴素简练,人物姿势正经沉稳,衣饰和雕琢更素雅简略,显得简练出尘,龛内纹饰也以莲花、仙鹤为主。龙山石窟充分体现元代造像的技能和风格,是该时期的精品和代表作。
地址:太原市西镇村龙山东峰顶
抵达方法:合适自驾,或从太原市区乘公交到西镇村再包车前往
十三、消失了 600 年的蒙山大佛
我国榜首大佛恐怕无人不晓,「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四川乐山大佛。第二大佛呢?
从高度论,山西太原的蒙山大佛(原称西山大佛,因坐落太原市区西南角得名)高 66 米,仅次于乐山大佛(71 米)的高度;从年纪论,蒙山大佛要比乐山大佛还年 160 多岁——营建于北齐(公元 551 年)。
依据《北齐书》的记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能够想见刚建成的西山大佛极巨大,并且离晋阳古城的间隔极近,才干点灯而照到「宫内」;五代时期刘智远《重修蒙山开化严肃阁记》碑文中也有关于西山大佛的记载;从北齐凿山成佛,历经数十年几代之功,后世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武则天,甚至后唐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武则天还专门下旨为蒙山大佛制造袈裟,要掩盖山一样的大佛,袈裟制造就用了一整年,并在晋阳百万信众僧俗注视下为大佛「披袈裟」……
这些史料记载证明在很长的前史时期内,蒙山大佛都是出名地标,这样一座陈旧且宏伟的佛像,怎会湮灭数百年不为人知?
1980 年太原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从头发现,因元代烽火炸毁和天然腐蚀,大佛头部在元代末年崩落,腹部以下严峻风化,被掩埋在土石泥沙之间。
2006 年开端对蒙山大佛进行全面修正,并在「是否应该重塑佛头」的问题上引发了很大的争辩。最后由出名山西雕塑学家苗新田,依照北齐年代的造像风格,以尽可能修旧如旧的准则,在大佛旧址上加建佛头。
客观来讲,同国内其他区域的部分恢复创造比较,蒙山大佛的佛头像仍是很靠近原作的前史风格的。加建佛头的佛像,无缺而矗立如山,气韵流通,显得雄壮特殊。
旅游蒙山大佛,不要错失蒙山脚下的开化寺和寺内连理塔。
开化寺为北齐始建、北宋(990年)修正的古寺,「开化」之名是唐高祖李渊所赐。
连理塔为北宋修正的原构。两座塔均为方形,基座相联,束腰座,塔身刻卷草和花瓣纹饰,南塔门楣题「化身佛舍利塔」,北塔题「定光佛舍利塔」。连理塔造型美丽秀美,兼有唐代古风和北宋雕琢的精深技法。
地址:太原市晋源区开化村蒙山大佛景区
抵达方法:市区58路到蒙山大佛景区,可步行爬山或乘景区环保车
门票:70元
(来历:穷游网)
告发/反应

相关文章

nene@发明营2020-郑乃馨 讲话自始自终的“强硬”啊!

来历:新浪综艺nene@发明营2020-郑乃馨 讲话自始自终的“强硬”啊!“我做了许多作业,每天都期望可能有一天我会当巨星,假如不是今日那就是明日”“我从未抛弃,我从未改动我的主意,我有够才能,有够尽...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原创术式RAVMIA(机器人导航可视化微创抽吸术)露脸2025年第九届国际脑出血大会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日讯3月28日至29日,2025年第九届国际脑出血大会(WICH)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卒中中心主任、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区负责人、闻名专家王庭忠教授团队原创手术技能R...

俄总统普京签署2025年春季征兵指令

当地时刻3月3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关于从2025年4月至7月征召俄罗斯公民服兵役及现役公民退役的指令》,征兵目标为16万人。详细征召时刻为2025年4月1日至7月15日。告发/反应...

你不曾真的离去,由于我还握着你存在的依据|中元节

你不曾真的离去,你一贯在我心里。这歌词从前听来如此粗浅,就像通明的薄纱,隔着它,你近在眼前。但现在,独自一人听着这歌声,却如生铁铸的门,只要自己在这一边,孤单地承受着这难以言喻的沉重。唯有眼前的这件物...

新加坡总统宣告解散国会 2025年大选正式发动

中新网4月15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导,当地时间15日下午3时,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在总理黄循财的主张下闭幕国会,2025年全国大选正式发动。据报导,新加坡政府宪报电子版显现,国会现已闭幕。依照一般...

电影《封神第一部》发“质子出征”预告,质子布景设定曝光

新京报讯(记者滕朝)7月5日,电影《封神第一部》发布“质子出征”版预告片,姬发等年青质子们征战疆场,经历过生死考验,但是面临商王殷寿的野心,他们迎来了叩问心灵的善恶选择。“何为质子?”“东西南北,合八...

友情链接: